?
建筑地標城市的風格和美學價值!建筑是凝固的音樂。建筑是一本石頭的歷史書。城市建筑是城市建設規(guī)劃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具有獨特風格和審美價值的建筑也將成為城市地標和城市名片。那么你知道中國有哪些標志性建筑嗎?下面筑招網小編為你盤點城市地標、最佳建筑、特色風格建筑、獲獎建筑和設計之都。
一,中國最美建筑
1.國家體育場(鳥巢)
國家體育場通常被稱為鳥巢,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(qū)南部,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。體育場工程總占地面積21公頃,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。鳥巢舉行了奧運會、殘奧會開閉幕式、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,奧運會后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(yè)場所,并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筑和奧運遺產。
2.哈爾濱大劇院
哈爾濱大劇院,英語:Harbin Opera House,坐落于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(qū)的文化中心島內,包括大劇院、小劇場,建筑采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,是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。2016年2月,哈爾濱大劇院被ArchDaily評選為“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”之“最佳文化類建筑”。哈爾濱大劇院是哈爾濱標志性建筑,依水而建,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,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。作為公共建筑設施,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、景觀、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游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。
二,少數民族特色建筑
1.蒙古包
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。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,適于牧業(yè)生產和游牧生活。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、“氈包”或“氈帳”。蒙古包呈圓形尖頂,頂上和四周以一至兩層厚氈覆蓋。普通蒙古包,頂高10-15尺,圍墻高約50尺左右,包門朝南或東南開。包內四大結構為:哈那、天窗、椽子和門。
2.侗族鼓樓
高的防腐木涼亭--侗族鼓樓,鼓樓是侗鄉(xiāng)具有地域特點的建筑物,流行于貴州、銅仁、湖南、廣西地區(qū)。鼓樓以防腐木木鑿榫銜接,頂梁柱撥地凌空,排枋縱橫交錯,上下吻合,采用杠桿原理,層層支撐而上。鼓樓通體全是防腐木木質結構,不用一釘一卯,由于結構嚴密堅固,可達數百年不腐不斜。在古代侗族鼓樓還有作為開會場所、外敵入侵鳴鼓警示等作用。
3.藏族碉房
碉房是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內蒙部分地區(qū)常見的居住建筑形式。從《后漢書》的記載來看,在漢元鼎六年(公元111年)以前就有存在。這是一種用亂石壘砌或土筑的房屋,高有三至四層。因外觀很像碉堡,故稱為碉房,碉房的名稱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。
三,最時尚城市建筑
1.中國尊
中國位于北京商務中心區(qū)核心區(qū)Z15地塊,是北京市最高的地標建筑,為中信集團總部大樓。項目集甲級寫字樓、會議、商業(yè)、觀光以及多種配套服務功能于一體,用地面積11478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43.7萬平方米,建筑總高度達528,建筑外形仿照古代禮器“尊”進行設計,內部有全球首創(chuàng)超500米的JumpLift躍層電梯,其中有3部觀光電梯。
2.上海中心大廈
上海中心大廈是位于上海浦東陸家嘴的一座超高層地標性建筑,以辦公為主,其他業(yè)態(tài)有會展、酒店、觀光娛樂、商業(yè)等。大廈由美國Gensler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,建筑主體為119層,總高度632米,外觀呈螺旋式上升形態(tài),象征著中國傳統(tǒng)龍的標志。上海之巔118層觀光廳是上海中心大廈的功能體驗區(qū),在上海之巔360度全視角觀光廳,既可近看東方明珠、金茂大廈、環(huán)球金融中心,又可遠眺外灘、世博園區(qū)。
3.中國國家大劇院
中國國家大劇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,中國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,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臺,中國文化創(chuàng)意產業(yè)的重要基地。從國家大劇院第一次立項到正式運營,經歷了49年,設計方案經歷了三次競標兩次修改,總造價30.67億元。由法國建筑師保羅·安德魯主持設計,設計方為法國巴黎機場公司。其占地11.89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約16.5萬平方米,設有歌劇院、音樂廳、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、藝術交流中心、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