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夏,埃及開羅
?
大學主修阿拉伯語的我,剛退伍便毅然決然出發(fā)到埃及深造語言能力。第一次獨自長期出遠門,我在海關(guān)前與家人和女朋友告別后,才剛轉(zhuǎn)頭,眼淚竟不受控制地直落;此番離別,下回再相見已是一年后了。
?
到開羅之后,我找了當?shù)氐恼Z言學校與家教,上了一些美國大學開設的行銷課程,平日沒事便享受一下開羅鄉(xiāng)下的純樸民風,日子還算過得愜意。不知不覺,當初入境時用的簽注已趨近到期日,新的簽注又遲遲未果。
?
正愁著下一步該如何行動時,我突然靈機一動,決定前往鄰近國家約旦的埃及領事館辦理埃及簽注,而這招「迂回戰(zhàn)術(shù)」也無意間讓我開始當起中東背包客,開啟往后的「迂回人生」。
?
簽證順利拿到了,我也從此愛上背包旅行。轉(zhuǎn)眼又過了半年,我再次踏上背包旅程,這次更從歐洲繞回中東,用一個月的時間,只帶上一個后背包和一雙拖鞋,省吃儉用、四海為家,睡過港口、火車站、公交站和公園,期間還遭遇了以色列哨兵盤查及海關(guān)脫衣搜身等挑戰(zhàn),在旅程快結(jié)束時,在以色列埃及領事館又辦了一次埃及簽注,等到我回去開羅的家時,已精疲力竭,倒頭就睡了18個小時。
?
從埃及返回深圳后,我當背包客的熱情未消,便將之轉(zhuǎn)化為工作的動力。我找了深圳一間青年旅館,應聘上柜臺職務,「反客為主」從背包客變成了接待背包客的地主。
?
青旅平時的工作除了接待客人入住、介紹居室、接聽電話、舉辦活動之外,也需要換床被單、清潔居室、廁所等等,雖然是勞力工作,但同事間相處得和樂融融,也讓我平平安安地度過了一年時光。
?
當時青年旅館的其中一位老板是室內(nèi)設計師,旅館內(nèi)所有的室內(nèi)空間都是由他親手設計打造,因此平時會見到形形色色的工班來施工,看了十分有趣。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之中,我決定去報名實踐大學推廣部的室內(nèi)設計班,每天下班后風塵仆仆地坐車到大直,學著拿工程筆在制圖桌上畫平面圖,開始勤工儉學的日子。
?
隨著日子過去,自己對室內(nèi)設計的熱情與日俱增,家里的家具和墻壁都慘遭我毒手。有一天,我在誠品逛到了設計雜志區(qū),翻開《室內(nèi)設計》(Interior Design)等國外雜志,發(fā)現(xiàn)原來室內(nèi)設計也可以做到如此令人神往心醉、暢快心脾,心想:若有一天我也能參與設計這些案子,該有多好。當時的我,連AutoCAD或SketchUp等3D繪圖軟件都不會,即便沒有設計背景,也沒有設計經(jīng)驗,仍默默地下了決心。
?
2019年冬,美國紐約
?
如今,我來到紐約已經(jīng)快三個寒暑,有時入睡前望著天花板,依然會悠悠想起2016年冬天剛來紐約時的光景,恍如隔世。
?
我當時申請上了紐約流行設計學院(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的室內(nèi)設計大學部,在學期間屆滿一年時,我準備了作品集及簡歷,海投了不下100間公司,只為了尋求實習的機會,最后如愿應聘上了一間位于曼哈頓的小型事務所"Vanessa Deleon Associates"。當時事務所總共五個人,且由于總監(jiān)及資深設計師經(jīng)常去工地,平日辦公室加上我只有三個人,要畫圖又要接電話,英文能力因此進步了不少。
?
在紐約第兩年的生活過得相當精實,除了課后要做學校的項目之外,由于事務所工作量繁重,一個禮拜需實習工作兩到三天,但可能因為自己有亞洲人耐操的血統(tǒng)加上特別努力,終于漸入佳境,總監(jiān)慢慢會把一些重要的案子交給我,例如設計參展一年一度的國際廚房衛(wèi)浴設計展(KBIS)、以總監(jiān)為名發(fā)表的一系列家具設計,以及總監(jiān)自己在新澤西的新家別墅設計。
?
轉(zhuǎn)眼間,來紐約已邁入第三年,雖然只有副學士學位,但憑著自己的努力及毅力,我在目前任職的設計公司快滿一年,也逐漸獲得了主管們的賞識,這間公司甚至在去年榮登了《室內(nèi)設計》(Interior Design)前百大設計公司?;厥桩敵酰迥昵翱此漂偪竦膲粝刖谷粚崿F(xiàn)了!
?
我突然想起了當年那個站在人生岔路上的我,看著許多同年齡朋友在畢業(yè)或退伍后開啟了職場或創(chuàng)業(yè)人生,自己卻選擇了一條未知的路。如今駐足回首,當年懷抱夢想、各奔前程的大家,如今看來也都有了一番成就,不禁有些感觸:
?
一、「你無法預先把現(xiàn)在所發(fā)生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,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,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。」(”You can'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;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.”)—Steve Jobs
?
七年前,當我決定遠赴中東深造語言時,我不知道未來的路會通向何處,當時只知道這是自己想做的事情。七年后再回頭檢視,人生的一切連接點都清晰可見:若我當時沒去埃及,便不會去背包旅行;若我沒去背包旅行,便不會去青年旅館工作;若我沒在青年旅館工作,便不會認識室內(nèi)設計、也不會踏入這行,而當初那些看似不相關(guān)的經(jīng)歷,如今都成了滿滿的設計靈感。
于是我現(xiàn)在知道,只要跟著自己的熱情,當下的決定就是最好的決定。
?
二、「學習解決問題,而不是被問題解決?!?/span>
室內(nèi)設計所需面對的工班工種五花八門,就連資深設計師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所有的工法知識。因此,「自己找答案」而非依賴別人提供答案,是室內(nèi)設計師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。
?
在室內(nèi)設計或建筑界,單有副學士學位(Associate’s degree)要在大公司謀得一職是相當困難的,以我目前任職的公司為例,同事間放眼望去盡是頂著哥倫比亞(Columbia University)或哈佛(Harvard University)碩士等建筑名校光環(huán)的高學歷菁英,若以學歷來看,我輸?shù)矫撗澴?,再論作品集,更非同一檔次。
?
但紐約的職場人口很特別,以我們團隊有14個人為例,里面就有10幾個國籍和文化背景,所有成員會講的語言超過10種,猶如小小聯(lián)合國。而學歷只是其中一項指標,還有其他諸如語言能力、溝通能力、文化包容能力等等,如果再加上工作態(tài)度、經(jīng)驗及解決問題能力,未必會輸給常春藤名校的夢幻學歷。
?
「學習解決問題,而不是被問題解決」是位設計前輩盧先生教會我的,也是學校不曾教我的,至今仍受益良多。
?
三、「熱情是燃料,紀律是方向盤?!?/span>
如果熱情代表感性,紀律代表理性,那么室內(nèi)設計就是感性與理性的結(jié)合,設計師需要感性的右腦來發(fā)展詩意般的設計概念來打動客戶,但在進入設計程序時,又需要左腦以科學、嚴謹?shù)膽B(tài)度來把關(guān)。
?
若是套用在人生道路上,當五年前的我決定來紐約追夢,那是很浪漫的想法,但自下決定那一刻起,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念英文,念完后去上班,下班后拖著疲憊的身軀到實踐大學學習繪圖,到紐約后,人生過得更精實,這些是需要靠紀律來維持的。
?
熱情是一時的,紀律卻可以讓它持續(xù)燃燒。在追求美國夢的路上,是熱情和紀律彼此相互滋養(yǎng),支持我走到了今天,也將在往后的人生路上,持續(xù)帶領我走向未知的未來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