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眾所周知,建筑師、地產大亨和教授都收入不菲,他們會開著豪車四處兜風,手里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。但實際上,我們只是自以為自己了解實情。這些人的實際收入其實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高。
雖然很多專業(yè)人士的收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,但他們果真像我們想象得那么有錢嗎?畢竟,他們中很多人都要背負巨額的學生貸款。BBC Capital展開了一番調查。
?
建筑師轉行多
“建筑師從很早以前賺錢就很多!這是一份責任重大的職業(yè)。”Wilde Architects創(chuàng)始人安迪·維爾德(Andy Wilde)說。建筑師在英國的平均工資是2.7萬至3.5萬英鎊(34,895至45,234美元)。
“要成為合格的建筑師,需要經過8年的訓練,助學貸款負擔很重。就算你成為合格的建筑師,也不能收取太多費用?!币郧暗慕ㄖ熜剿拇_很高,但現在很多項目都是通過承包商獲得的,所以建筑師的薪水往往會被大幅壓縮。
有的建筑師轉行到家居設計領域,有的甚至從事文具設計,因為這些行業(yè)的工資更高,而客戶的要求也沒有那么苛刻?!叭绻蚁氡M可能利用我的技能多賺錢,那可能就會從事房地產開發(fā)。但建筑師可能對自己的設計作品懷有過多的浪漫情懷,所以不太適合經營房地產開發(fā)公司。”維爾德說,“但我真心熱愛自己的工作,所以除了建筑師之外,我不會從事其他工作?!?/span>
?
房地產像過山車
那么中東或其他地方的房地產行業(yè)應該很賺錢吧?未必像你想象得那么好。例如,在阿聯(lián)酋迪拜,常規(guī)的地產和金融領域收入差距很大,從2萬英鎊到10萬英鎊不等(94,943至474,719迪拉姆,或25,831至129,155美元)。但生活成本卻很高。
2008年,時年22歲的艾德·普雷斯科特(Ed Prescott)從倫敦來到阿聯(lián)酋,希望能在那里賺到大錢。“我大學畢業(yè)后從網上看到一則廣告說在迪拜金融行業(yè)能賺到5萬英鎊以上,不僅傭金上不封頂,而且還免稅。那家公司讓我滿懷夢想?!?br>
但當我到了那里后卻發(fā)現工作環(huán)境就像“鍋爐房”,“到處都是自負的瘋子,他們好像都是因為在英國出了事才跑到迪拜的?!逼绽姿箍铺卣f:“那里沒有工資,只有傭金。每月只有3,000迪拉姆(816美元)的生活補助,但根本不夠支付所有開銷?!?br>
另外,迪拜的生活成本極高。他說,雖然有的人賺錢很多,但也有人背負了數十萬美元的債務。
他接下來轉行做房地產開發(fā),但剛好碰上金融危機,“2009年5月,公司破產了,我也失業(yè)了。”
他后來又換了一份工作,最后返回了倫敦。但當2013年房地產市場復蘇時,他又再次回到迪拜?!暗姑沟氖?,我又上了一艘沉船?!?br>
30歲是個轉折點?!拔沂軌蛄烁鞣N幻想——確實有些人在這里的金融和地產行業(yè)賺了很多錢,但以我的經驗來看,這種人少之又少。這里的環(huán)境很險惡,離職率極高?!?br>
普雷斯科特最終獲得了他“夢寐以求的職位”,成為了一家沙特阿拉伯房地產公司在迪拜的總經理,這讓他無比高興。“我獲得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一切——舒適的薪水讓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緩沖,所有費用都由公司支付,最重要的是,我終于有機會為未來的生活存下積蓄了。我相信,是我過去9年的經歷為我?guī)砹诉@次機會?!?/span>
?
高學歷,低收入
那么輕松愜意的教職工作呢?根據《泰晤士高等教育》(Times Higher Education)的統(tǒng)計,美國大學講師平均收入為62,878美元,英國為42,793英鎊(55,306美元)。
商學院的教授肯定賺得多嗎?例如,有報道稱,哈佛商學院的小威廉·弗盧翰(William E. Fruhan Junior)薪水高達119萬美元。但曼徹斯特商學院亞洲企業(yè)和組織研究講師劉佳佳(Jiajia Liu,音譯)表示,這絕非普遍情況。曼徹斯特商學院的MBA項目在英國排名前列。
她從中國來到英國攻讀博士學位,還曾短暫供職于咨詢公司,現在擔任亞洲企業(yè)研究講師,并在世界各地講授MBA課程。
她2010年的起薪為3.2萬英鎊(41,357美元),但由于經常加班工作,而且要到海外教學,所以每年的薪水在5萬英鎊(64,621美元)左右?!拔液軡M足,也很感激這份不錯的薪水。但這遠低于人們心目中商學院教授的薪水。”
不足之處在于要承受巨大的壓力,每個學期的時間也很長?!拔覀儾还庖虒W,還要做研究?!蔽液芟硎苓@份穩(wěn)定的工作和極好的福利,但“智力刺激”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。
“我以前在上海的同事仍會詢問我在從事什么學術研究!就連我母親也這樣。自從我來到英國,中國經濟規(guī)模已經增長了3倍,人們的收入大幅增加?!彼硎?,自己之前的很多同事現在都加薪升職,工資達到6位數。“但你知道嗎?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軌跡。我也有自己的軌跡。他們必須叫我‘教授’!”
?
更多選擇余地
既然教授不能發(fā)財致富,又為什么還要當教授呢?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工作時主要考慮的是個人興趣,而不再單純看重金錢。
根據美國的一份調查,64%的“千禧一代”寧肯拿4萬美元年薪也要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,而不會選擇年薪10萬美元的無聊工作。The London Coaching Group創(chuàng)始人兼商業(yè)教練施維塔·吉哈吉哈利亞(Shweta Jhajharia)表示,這種變化并不僅僅存在于年輕群體:“達到一定水平后,薪水更像是一個保健因子,而非激勵因素……與單純追求薪水相比,自主性和使命感會占據更大比重?!?br>
倫敦肯辛頓-切爾西區(qū)富人區(qū)路旁的一輛紅色法拉利跑車(圖片來源:Getty Images)
根據英國自由職業(yè)者協(xié)會IPSE的數據,這一趨勢導致越來越多的人轉向自由職業(yè):在這些人中,絕大多數的人是為了給自己當老板(79%)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(69%)。
盡管如此,如果你擁有令人羨慕的職位,但薪水卻不盡如人意,吉哈吉哈利亞還是建議你能夠努力提升自己現有的技能,以便轉行到自己更喜歡的其他職業(yè)。
她也警告稱,不要在名片上夸大“驚人的頭銜”?!叭缃?,你從事什么工作以及你為什么從事這份工作,比你的頭銜更加重要……我有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朋友就在社交網絡上自稱‘無名氏’。”
所以,如果一個房間里到處都是唬人的頭銜,但卻有一個“無名氏”,那這個“無名氏”或許才是最有錢的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