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蘭?昆德拉在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中,苦澀地承認了生命中不可逃脫之重。而自20世紀開始,雖然盛行服膺功能美學的包浩斯,強調厚重合理性混凝土樣式的現代主義建筑風格,但SANAA卻有另類想法:透過輕盈、曲線、通透的形態(tài),來承擔和化解建筑中的沉重;以率性、純粹和感性來凸顯建筑與生俱來不可承受之「輕」,原本硬朗而充滿陽剛之氣的建筑,不可思議地散發(fā)出具女性陰柔(feminine)的美態(tài)。
自金澤21世紀美術館聲名大噪之后,SANAA以其白色曖昧、蒙朧通透的美學席卷歐美和亞洲城市,完成了許多巨作,更于2010年在瑞士洛桑落成的勞力士學習中心,一舉超越其恩師伊東豊雄,摘下當年的建筑桂冠普立茲克建筑獎。
在勞力士學習中心內,SANAA嘗試用誘人的曲線來創(chuàng)造出更自由的空間,順應地形,將樓板與天花卷曲起來,漫步其中猶如置身于自然的丘陵和原野般放松和自在。
或大或小的14個圓形孔洞所形塑出來的中庭,活像是一片剛剛切下來,布滿發(fā)酵穿洞的新鮮芝士。藉由空間的開放與自由,成功構建均質又帶延伸性的流動空間,既是結構又是空間,既是地景又是建筑形象,呼應現代主義建筑巨匠Mies van der Rohe之設計美學。
妹島和西澤的白色魔法,可比喻為葡萄酒和料理之Mariage主張,恰到好處的平衡、千錘百煉的純粹,兼?zhèn)銪ouquet(熟成)的味道,流露既果斷又溫柔的建筑世界觀,的確令人耳目一新。
疫情反覆,大家不妨留在家中閱讀更多建筑師的創(chuàng)意。在今天只能舉起「一張白紙」的動蕩時代,惟有閱讀使人自由,慰藉心靈?!缸屛膶W發(fā)揮存在式的功能,讓追求輕盈的歷程成為對于生命之沉重的對抗?!?-伊塔羅?卡爾維諾(Italo Calvino)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